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图片新闻

阿拉善盟档案史志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年鉴高层次研修成果提升编纂质量

2025年5月下旬,阿拉善盟档案史志馆及阿左旗、阿右旗、额济纳旗档案史志馆全面落实全国首期年鉴高层次人才研修班精神,围绕“规范提升、政治引领、特色挖掘”主线,通过专题培训、交流研讨、案例分析等形式,全面提升年鉴编纂质量和资政服务水平。

一、高位推动强部署,凝聚编纂新共识

阿拉善盟档案史志馆于5月28日组织召开《阿拉善年鉴》质量提升交流座谈会,方志科、党史科及阿左旗档案史志馆的史志编研室业务骨干参加。方志科科长王延吉同志深入解读《年鉴记述规范性的提升路径》,系统剖析年鉴定义、条目撰写、数据运用等核心问题,参会人员围绕政治关、体例关、事实关、保密关、文字关展开深入研讨,形成“质量是年鉴生命线”的共识。阿右旗、额济纳旗同步开展专题学习,通过品读研修班课件《年鉴编写常见问题及其纠正》《年鉴基本属性与功能解析》,累计查摆框架设计、内容取舍、条目规范等问题30余项,为整改提升奠定基础。

二、精准施策提质效,打造编纂新标杆

(一)规范建设标准化

盟旗两级建立“三审三校”制度,统一政府机构表述规范,修订敏感信息处理流程,对经济数据、民族宗教等内容进行双重核验,确保年鉴内容合法合规。对框架设计同质化问题,新增“生态治理”“民族文化传承”特色类目,细化“内蒙古西部荒漠综合治理项目”“阿拉善长调”等地方亮点条目,提升框架科学性。

(二)内容挖掘特色化

深度挖掘地域文化,从“蒙古族养驼习俗”“胡杨林保护工程”等特色专题,图文并茂展现民族文化传承与生态治理成效。与组织部、宣传部、教体局、文旅广电局、住建局、民政局等主要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补充民生工程、非遗保护等领域的特色事件,有效解决“内部事务冗杂、行业特色缺失”问题。

(三)编纂流程科学化

盟旗两级实施“三阶九步”编纂法,将流程分解为前期筹备、中期编纂、后期审校三大阶段,细化需求调研、框架设计、资料采集、条目撰写、交叉审核、数据校验、敏感审查、文字润色、定稿验收九个步骤,实现全流程标准化管理。依托自治区年鉴编纂管理系统,搭建数字化编纂平台,实现资料在线提交、进度实时跟踪、问题即时反馈,编纂周期缩短,差错率下降。

三、人才梯队“老带新”,构建编纂新局面

盟旗两级以“选育管用”全链条为导向,创新实施“帮带结对”培育工程。建立“专家导师+业务骨干+方志新秀”三级人才梯队,通过老带新模式培养地方志专业人才,努力形成“青蓝相济、方志传承”的良好局面。同时对年鉴编纂人员提出“通理论、通业务、通技术”要求,以适应当前地方志事业发展新需求。

下一步,阿拉善盟档案史志系统将以此次研讨为契机,持续深化“质量立鉴、特色强鉴、人才兴鉴”三位一体发展路径,通过系统性提升年鉴编纂质效、构建全链条质量管控体系、推动地方志事业与时代同频共振,切实将年鉴编纂成果转化为服务决策的“智慧库”、记录历史的“活教材”、弘扬文化的“新载体”。

编辑:
信息来源: